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这个名词给予了国人太多太多屈辱和不堪回首的含义。有许多人认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在最重要原因,在于昏聩无能的道光帝罢免了林则徐,致使这位最令洋人胆寒的大清名臣失去了力挽狂澜的机会,如果此战由林文忠公挂帅,定可马到功成。NHq文惺网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道光帝重用林则徐,就可以打赢鸦片战争吗?
英军怕林则徐?英军:我们咋不知道?
说重用林则徐就能打赢英军的人们,最爱引用的一个例证就是“夷人惧怕林则徐”。其实不仅是现在,在当时这种论调就已经是屡见不鲜。
比如英军登陆广州湾时,当地民众在发布的《尽忠报国全粤义民谕英夷檄》中质问来犯的英军:“尔自谓船炮无敌,何不于林制府任内攻犯广东?”而当战争结束后清人撰写的3部知名度最高的战争纪实性著作《道光洋艘征抚记》《夷氛闻记》和《中西纪事》中,它们的作者魏源、粱廷枏、夏燮也无不认为林则徐是“该夷所畏惧”。
那么,英国人到底怕不怕林则徐?答案是否定的。在英国议会就是否发动战争的辩论中,反战派所提出的两大于战争不利理由,一是这场战争将会被世人认为英国在为毒品贸易保驾护航,一是这将开创以暴力手段解决经济纠纷的不义先河,没有一个提到林则徐;
而在正式宣布对中国发兵后,以外交大臣巴麦尊(现多译为帕默斯顿或帕麦斯顿)为代表的强硬派更是发出狂言:“对于中国这样的软弱政府,勇敢地动武,可以收到意外的效果。”“若对中国动武,大英帝国的唯一牺牲,就是晚半年拿到茶叶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二册)不难看出,作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龙头老大,通过工业革命一举成为最强工业国的英国根本就没有把大清放在眼里,更何况一个林则徐?
至于有人说英军在一开始没有进攻防守严密的广州,而是转而北上,这正是惧怕林则徐的表现。对于这一点,只能说主观性居多。实际上英军在战前的规划中,就明确制定了“有效的打击应当打到接近(清朝)首都的地方去”的作战方针。因为他们知道清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也只有在北方制造出足够的威胁,“打得(清朝)大皇帝服劲了,我们才能争得赔偿与通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二册)。
可见从一开始,英军就没想着把林则徐当对手。他们很清楚在清朝的体制之下,怎么行动才是于己最有利的。英军千里迢迢劳师远征,为的就是增加通商口岸。而当时的广州本来就是大清唯一一个通商口岸,英军能舍得把这里作为战场吗?纵观整个战争,英军也没有占领广州(真正占领广州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其后来向广州的进攻,是为消除奕山所部的威胁(英军认为议和期间奕山“主动挑衅”,他们只能“被迫还手”),而并非以占城为目标。
故而,所谓英夷怕林则徐,在当时并非如此。
战前布置:林公的水平只能如此
诚然,正如中外学者一致认为的那样,林文忠公是那个时代中国最杰出的精英。他在广州厉兵秣马、整军备战,修炮台、造战船、练兵勇、置器械,的确大大增强了广州湾沿海清军的防御水平。然而后来的战事证明,这些在当时看来最为强悍的岸防体系,在英军的坚船利炮面前是相当的不堪一击。这说明,从林公身处的年代来看,他所有的战争准备,并未脱离当时士大夫的思维范畴。
例如他曾向道光帝上疏曰:“夷兵除枪炮外,击刺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该夷无他技能,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林文忠公政书》)以我们今天的认知来看,这样的观点不但是错的,还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那时这却是对西洋事务最有了解的知识分子所提出的观点。
实事求是地讲,林公的战前谋划和备战措施,虽然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了最好,但其在军事理念、战争指导和对敌情的判断等方面,相较于后来失陷的定海、镇海、宁波等地的守将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用郭廷以先生的话说,那就是“不外倚弓、矢、刀、戟、藤牌、鸟枪、扛炮、喷筒而已”(《近代中国史纲》)这些仍然处于冷兵器时代的武器装备,在英军的眼中基本上不值一提。
广州内河之战中,英军仅一天时间,就攻陷沿途清军炮台三十余座,缴炮400余门,而自己仅伤亡13人——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林公的悔悟:我们真的赢不了!
其实,在战争中后期,林公被贬至浙江参与筹划海防时,就已经清楚地了解到了中英之间的巨大差距。后来,他便在对友人的信中明明白白地写道:“彼(英军)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致姚椿、王柏心》)
应该说,在那个全国上下无不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时代,林公能准确认清差距、承认失败,足见其无愧于“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之称。所以道光帝无论是否将林公革职,都无法改变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
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曾说道:“处在失败中的人们,找不到胜利的迹象,最容易产生某种希望。林则徐就是这种希望。而且,局势越危急,战争越失利,这种希望之火就越放光芒。由此,一个神话诞生了。一个林则徐不可战胜的神话,占据了当时许多人的心,并流传至今。”正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清朝已经全面被工业化、市场化、贸易化的世界潮流所抛弃的大背景下,仅凭林公一人之力,是绝无可能挽狂澜于既倒的。也正因如此,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将时刻警示着我们这群后来人:固步自封终将导致落后挨打!
参考资料:
〔1〕《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2〕《“民族英雄”林则徐》冯爱
〔3〕《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4〕《鸦片战争前英国对中国的扩张活动》林庆元
〔5〕《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鸦片战争全景解读》端木赐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