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文惺网,悟道读文字,发现世界上另一个真正的您自己!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名人故事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微妙关系

时间:2014-12-04 13:55:43  来源:站长编写  作者:桂山王雄伟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微妙关系dLW文惺网

自古有言伴君如伴虎,在古代皇帝的身边是提着脑袋吃饭的。一言不慎,可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朱元璋对刘伯温又爱又怕又敬畏又打压玩弄权术。刘伯温对朱元璋尽忠尽职谨小慎微,还是躲不过被害死。这也许就是一个太了不起带来的副作用。dLW文惺网

刘伯温自幼博通经史、旁通九流六艺、天官阴符家言。其投奔朱元璋后,必然要在地理、天象、气象方面为军事行动进行预测判断。这中间大量的还是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的运用。刘伯温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在朱元璋及其军队中肯定会有相当的威望和影响。或许正是出于这样一个原因,朱元璋才一直离不开刘伯温。从可靠的文字记载看,朱元璋对刘伯温评价最多的是他的观天象、察列宿、候风云、避吉凶等。诚意伯是刘伯温的最高封赏。朱元璋在诏浩中称:“基累从征伐,睹列眼垂象,每言有准,多效劳力。人称忠洁,朕资广闻。”此外刘伯温“参与帷幄,秘计深谋”,也会与朱元璋一起利用部属及民间的迷信心理编造一些假象,来从心理上巩固军心,拢络民心,瓦解敌军的意志。这是古代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最常用的手法,这实际上是心理欺骗,是一种心理战术,这种战术在愚味的人群中是非常有效的。朱元璋与刘伯温不可能不运用这样的心理战术。朱元璋在赐刘伯温归老青田诏书中说:“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这里似乎也有告诫刘伯温不泄“天机”之意。由于开国大帝带头宣扬刘伯温的“洞察玄机”,“每言有准”,朝廷、民间皆信刘伯温是能“识主于未发之先”的先知先觉。dLW文惺网

朱元璋在诏浩中说刘伯温:“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又将其比作“子房”、“孔明”。论功行赏的舆论称“首徐达而次刘基”。实则被列在三十位之后,封为伯爵,年俸仅二百四十石,而徐达为四千石,李善长为五千石。《明史》虽称:帝“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此不过是一纸虚言。相传朱元璋本想让刘伯温任相,而刘伯温百般辞让。君主如此信任,臣子如此忠心,按理说君臣二人应是亲密无间、共同治国安民了。可是当年十一月封赏功臣,第二年三月刘基己被诏诰告老还乡了。《明史·刘基传》载:“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礼为权衡,而已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dLW文惺网

《明史》所载这段答问,也反映了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微妙关系,朱元璋的本意根本没有想让刘基任相的打算。而刘基对朱元璋提出的人选一一予以否定。朱元璋不耐其烦才说:“我的丞相非你莫属了?”这说法,这语气,不是嘲讽,也是杀鸡问客。而刘基的应对也不过是自找台阶。dLW文惺网

在历史上,刘伯温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这种性格必定会给他树很多敌人。据《明史》载,刘伯温曾“与善长忤”,李善长等也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说他坏话,但朱元璋很少动心。而刘基令长子刘琏请巡检司守谈洋一事,与其自称隐迹山林和史载“还隐山中,唯饮酒奕棋,口不言功,韬迹不露”是不相符的。史称有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从这个敢于上告刘基的官吏的话中可知,刘基隐迹山林,韬迹不露的后面还大有文章。朱元璋对这件事也“颇为所动”(《明史·刘基传》)。朱元璋虽然没有加罪于刘伯温,却夺了他的奉禄,刘伯温也很害怕入京谢罪。《明史》称:“乃留京,不敢归。”其实是“不敢归”还是为朱元璋“软禁”而“不能归”仍是未解之谜。刘伯温在京“忧愤疾作”,在病危之时,才由朱元璋亲自批准归家。朱元璋在《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中说:dLW文惺网

“……尔刘基括苍之士,少有莫名,海内闻之。乃元末,群雄鼎峙,熟辨真伪者谁,岁在戊戌,天下正当扰乱之秋,朕亲帅六军下双溪而有浙左。独尔括苍未附,唯知尔名耳。吾将谓白面书生不识时务,不久而括苍附,朕已还京。何期仰观俯察,独断无疑,千里之余兼程而至,谒朕陈情,百无不当,至如用征四方,摧坚抚顺,尔亦助焉,不数年间天下一统。当定功行赏之时,朕不忘尔从未定之秋,是用加以显爵,特使垂名于千万年之不朽。* 归老于桑梓,以尽天年。何期祸生于有隙,致是不安。若明以宪章,则轻重有不可恕;若论相从之始,则国有八议。故不夺其名,而夺其禄,此国之大体也。然若愚蠢之徒,必不克已,将谓己是而国非。卿善为忠者,所以不辨而趋朝。一则释他人之余论,况亲君之心甚切,此可谓不洁其名者欤!恶言不出者欤!卿今年迈,居京数载。近闻老病*侵,不已筋力自强,朕甚悯之。于戏禽鸟生于丛木,翎翅干而扬去,恋巢之情时时而复顾,禽鸟如是,况人者乎,若商不亡于道,官终老于家,世人之万幸也。今也老病未笃,可速往括苍,共语儿孙,以尽考终之道,岂不君臣两尽者欤!”dLW文惺网

朱元璋的诏书写得十分感人,很有人情味。可以说是真真切切。在这里对刘伯温的一生作了总结性的评价,对他们君臣之间的恩恩怨怨作了清理。把他们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加以解释。这里公开了刘伯温之“谈洋事件”,称这是“祸生于有隙,致是不安”。这里露出了当年对刘基不能放心之意。同时也肯定了刘基的罪过严重:“若明以宪章,则轻重有不可恕;若论相从之始,则国有八议。故不夺其名,而夺其禄”。并说明这是国之大体,是让刘伯温予以理解。 同时表扬了刘伯温不出恶言,不洁其身,不加辨解,而趋朝接受软禁是聪明之举。朱元璋在刘伯温奄奄一息之时才肯放他还乡,才说出这番肺腑之言,进一步证明了朱元璋对刘伯温独掌重权不放心,放归山林亦不放心。从侧面看,我们也可以窥见,刘伯温的隐迹山林,韬迹不露并非真实,“谈洋事件”说明刘伯温还在干预政事,有人还怀疑其另有打算,当然在他被扣京城后,不再有其他行动,也没有一句辨解,他人的怀疑也无法证实。“谈洋事件”引起的风波也就自生自灭了。dLW文惺网

刘伯温在得到归老青田的御赐之后,被“遣使护归”,这种护归与押送回乡没有多少区别。刘伯温到家即病逝。至此朱元璋才放下心来。并亲降祭文,再次称道刘伯温“学本帝师、才具王佐”。关于刘伯温之死,后世有许多传说,在《明史》中也提到刘伯温死于非命。其文载:“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承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从这一记载看刘伯温有可能是被害致死。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dLW文惺网

人称朱元璋是:“圣贤盗贼之性,兼而有之。”刘伯温则博通经史、洞察玄机,对朱元璋的心里活动揣摩得十分透彻。朱元璋也明知道瞒不过刘伯温的慧眼。两人不过是心照不宣。二人交往甚密,了解过深,既有难以割舍的一面,又有互不相容的一面。刘伯温过于智慧,朱元璋不能不忌,朱元璋心狠手辣,刘伯温不可不防。好在朱元璋在刘伯温身上还有所约束,而刘伯温又有自知之明。双方都很体面地让了步,朱元璋保住了名声,刘伯温保全了性命。在明洪武三年封赏的三十六位功臣中有十五人先后被杀头,二人被除爵,这些功臣的第二代又有十余人被杀或被除爵位。刘基惨淡经营如履薄冰,以他的机智维持了与朱元璋微妙的君臣关系。dLW文惺网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对于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关系民间有许多传说。如果说传说不可信的话,那么正史也同样有其不可靠的一面。特别是有些涉及到皇帝的记载,恐怕还不如民间传说更能反映本质。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似乎不应该忽视这些传说,应该透过那些离奇的细节,去抓住事件或人物的本质。这或许是纠正正史失真的最重要途径。考察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关系就离不开对民间传说的研究。民间传说,朱元璋火烧功臣阁,刘伯温得到马娘娘的暗示趁早秘密逃走,跑到了家乡。有的说被官兵追上杀了头,有的说见官兵追到,依柱吞金而死,还有的说逃到家乡后隐居起来。还传说刘伯温有三十六个坟墓,不知哪一处是真。就是刘伯温怀疑皇帝有一天会扒他的坟墓,挖他的尸骨。这些传说反映了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君臣关系也未跳出历史的覆辙。他们以自己的特色把“狡兔死,走狗烹”的史剧又演了一遍。刘伯温通古今之变,理解朱元璋的苦心,功成身退;朱元璋了解刘伯温的智慧,相信他直至终老不出恶言。朱元璋为巩固天下不惜一切代价,不念一切情理;而刘伯温顺从历史命运,保全了身家性命。他们各得其所。dLW文惺网

从这个历史掌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带眼识人是非常重要的。凡事都要见机行事,对于那些心肠毒辣的人要多留点心眼。若不见机得快就会被他们所害甚至丢了老命。dLW文惺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图解浏阳蓝思的风水如何破
图解浏阳蓝思的风水如
关爱健康远离黑公司浏阳蓝思科技公司
关爱健康远离黑公司浏
蓝思“红楼”头牌厂妓尹红果解诗
蓝思“红楼”头牌厂妓
做人心要大一点
做人心要大一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