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2LJ文惺网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作的一首送别诗。在我国灿若星河的古代诗坛中,留名至今的女诗人并不是很多。历史上比较认可的唐代比较有名的女诗人有薛涛、鱼玄机、刘采春、李冶,关于她们诗词水平以及对后人的影响,我个人的观点是薛涛在这方面更胜一筹。薛涛流传下来的诗文不多,但是水平得到了后人的称赞,元代辛文房称赞薛涛“词意不苟,情尽笔墨《唐才子传》”。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关薛涛的典故就有“扫眉才子”、“枇杷门巷”、“薛涛笺”等,这么多优美的传奇故事集于一个女诗人身上,由此可见一斑。
离别与思念,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诗歌创作中也有不少脍炙人口的送别朋友、思念亲人的诗作。薛涛创作的这首《送友人》,可以说是送别诗中难得的佳作。
这首诗读起来韵味无穷、引人入胜,主要是具备了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在于《送友人》中引用的代表相送与思念的意象之多,令人拍案叫绝。
这首七言绝句,短短二十八个字,就用到了“水”、“蒹葭”、“夜”、“霜”、“月”、“山”、“千里”、“梦”、“关塞”等与送别、想念场景有关的意象。
这篇诗文没有过分修饰的华丽语言,只是把这些意象用语串接在一起,通过这一连串意象的运用,很自然就营造出了一个带霜的秋夜,月色寒光下,苍苍山际侧,一片水泽芦苇边,千里送别的浓浓离别氛围。
其实,这些意象早在薛涛之前就出现在了古诗词中,但是薛涛能把这么多意象表达巧妙地融合自一起,不落俗套,浑然天成,足见她的修辞艺术水平之高。
我国汉代诗歌《古诗十九首》中,就用到了“月”、“夜”,“梦”、“万里”、“千里”、“山”、“水”来表达离别与思念之情。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出自汉代《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出自汉代《古诗十九首》之《凛凛岁云暮》;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出自汉代《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出自汉代《古诗十九首》之《冉冉孤生竹》;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出自汉代《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出自汉代《古诗十九首》之《明月皎夜光》。
《诗经·国风·秦风》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中用到了“蒹葭”、“霜”、“水”,表达了一个痴情的人在一片芦苇深处思念着心上人的故事。
三国时期曹丕《燕歌行》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诗中用到了“霜”、“月”、“夜”,讲述了一个夜里独守空房的女子想念远方丈夫的故事。
隋末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中,“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诗中用到了“关塞”,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个特点在于《送友人》这首诗写作时间不详,为谁而写不详。这就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给人留下了茶余饭后的话题。
历史上薛涛就是一个令人议论颇多的女诗人,这首诗也不例外。
一个讨论的话题就是这个“友人”是谁?是元稹吗?从诗作的题目来看,可能性不大。薛涛和大诗人元稹曾经有一段缠缠绵绵的感情,薛涛对元稹确实动了真情,一心一意想修成正果。如果是元稹的话,恐怕称呼上绝不会是“友人”这么直白。不是元稹,又这么情真意切,那么肯定是一位生命中很重要的亲人、或者是一个精神上的知己。
另一个思索的话题就是还能够再相见吗?从诗句的表达上来看,友人应该是去了千里之外的塞外了。但这首送别诗在伤感之余,更多表达了一种鼓励与希望。谁说不能再见?关塞千里,我看不到你,但我的梦能遇到你,我的魂能追到你,就让我们在梦里相聚吧。在梦中,我们依然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安慰。
后来宋代诗人秦观在《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中也有过相似的表达:“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描写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
薛涛的一生遭受的离别太多,经历的悲伤太多。这太多的磨难让她坦然,使她豁达。所以,她才能写出这么立意高远的送别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