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郁葱聊诗Et2文惺网
作者:郁葱Et2文惺网
《星星》诗刊:你的诗歌感觉细腻、空灵而大气,你认为在诗歌创作中个人风格的形成需要些什么? 郁葱:我真的没有刻意想过“风格”,我一直以为一个诗人如果有了固定的风格和写作方式,他的创作生命力就开始枯竭了。在《郁葱抒情诗》再版序言中我说过:“一个好的诗人,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的诗风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我的创作风格会有变化。有时理性一些,靠思想、靠深邃打动人;有时可能感性些,靠情感、靠灵透打动人。但有一点是一以贯之的:我很在意我作品中渗透出的个性,在意作品持续的生命力和恒久感,在意诗中展示的境界、内涵和尊严。一句话,在意作品的价值。 我一直在微调,尽量使自己不在某种“风格”里。我不愿意在一种习惯里写作,这与我平时对待生活的态度恰好相反,我愿意这种状态能够持续下去。Et2文惺网
《星星》:诗评家岳洪治在论及你的鲁迅文学奖获奖诗集《郁葱抒情诗》时,说你最大的特点就是“睿智、沉潜、内敛,面对许多赞誉,仍然是低调和克制”,你能谈谈这方面的感受吗? 郁葱:我是说过“写诗要张扬,做人要克制,编诗要包容”、“沉潜、低调、不张扬”,我觉得这首先是性格使然。第一句好像不用解释,是我的状态也是我的座右铭。不张扬你就别写作,显然这里是指创作个性的张扬;而做人要内涵、克制、有定性,这种状态里形成的文字踏实些。一个诗人,所有的价值都体现在文字上,不在于谁在某一瞬间走得多快,而在于谁能一直好好走,一直走到底。至于第二句,其实是应该展开谈的话题,好多朋友问过,我都没有能够完整的回答。我从内心喜欢这种姿态。 我是诗人,也是诗歌刊物的编者,应该应酬很多,但我不大爱露面,很少参与诗歌界的活动,许多神交了十几年、几十年的朋友至今没有见过面。之所以这样,一来我生性爱静,惰性强,愿意很有规律的生活;二来我太追求至善至美,性格里有太多的理想主义。其实这很不好,好像有点“假清纯”(笑)。但另一方面我又挺宽厚的,对许多世俗的东西不大在意。我觉得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自己写就是了,喧嚣折腾不是浅薄就是底气不足。一个人,一个诗人,一定要“自知”,连这一点儿都做不到你还写什么?Et2文惺网
《星星》:你曾有一句话叫“接近诗,远离诗坛”,这就是你面对熙熙攘攘的诗坛所奉行的一种“为诗处事”之道吗? 郁葱:是。我虽然主持一个诗歌刊物,但内心离诗歌很近,离诗坛很远,我喜欢诗歌,但不喜欢诗坛。接近诗歌是为了做个好编辑,远离诗坛是为了做个好诗人。直接一点儿说,诗坛或者说一些“诗人”让我很厌恶,远离他们能使自己平静,而平静的感觉非常美好。写诗,本来是让我们的心灵和生活都好起来,但写的你烦躁、狂妄、轻浮、浅薄,写的你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惶惶不可终日,那不是“毒品”是什么——不是诗歌是“毒品”,而是这些人内心就是“毒品”。我总觉得诗歌界应该是最诗意的所在,但这些年有许多芜杂,逐利、逐名、逐钱、逐色,这个“坛”里有人酸,有人假,有人搅,有人闹,穷极无聊。内心离诗坛远些,是为了尽量保持想像中的美好,使我觉得大家都是我想像中的朋友,不至于选稿时由于某些人的劣根性而产生心理障碍,影响选发他的诗歌。 我这些年总在说:“接近诗,远离诗坛。”我很苛刻,对人对自己都是如此。而且我也一直认为,写诗的人在生活中不一定是一个最优秀的人,但起码应该是一个有品位的善良的好人(我对判断“好人”的标准并不高,真实善良即可),起码是一个正常的人,生活上、心态上都正常(我的确见多了这个“圈子”里一些人行为、心灵、品质上的缺失与不正常)。我厌恶这样的东西。对于我说来,这也许是一种优长,也许是一种局限。Et2文惺网
《星星》:作为担任了多年的《诗选刊》主编,在众多的诗歌刊物中,你是如何将它办得既有自己的特色,又有颇高品位的诗歌选刊的呢? 郁葱:这些年,我从办《诗神》到办《诗选刊》,给刊物的定位就是“先锋、经典、多元”,“保持稳健、持重和品位,略向先锋倾斜”,我想,这种思路与诗歌这门艺术的特点是相吻合的。开始是“先锋”,经过沉淀成为经典,几乎哪个阶段的诗歌发展都是这么一条线索。我们总说“编”刊物,实际上一本有特色的刊物不在于简单的稿件编辑而在于策划。总要有一些新的思路;总要在内容和视觉上给人新鲜感;总要“专业”总要“学术”,这些说起来好像挺矛盾的,但在细节上把握好了,会使刊物持续地站在一个高度上。 我这个年龄的相对成熟的诗人,如果有倾向性,应该不是简单的流派好恶,而是深彻领悟诗歌乃至生活本质之后的精神感受。体现在我身上最多的应该是一个“容” 字,而不会是刻意的偏执。这些年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老化,不要腐朽,如果我总能够保持这样的心理状态,我自己和刊物的生命力、创造力、激情可能会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都知道办好一个纯粹的文学刊物在当下物欲横流的情态下有多难,但人有的时候不由自主,支撑这个刊物的往往是办刊人的理想主义。这是命运,我们都一样。 《星星》:虽然对你本人和创作有较多了解,但为了使这次访谈更有针对性,我还是进入了你的博客,结果发现你已是一位元老级的博主了,全部博文就有690篇(首),博客访问量达几十万人次,请谈谈诗人开博对创作有何影响? 郁葱:我的确是较早进入博客的。最初写博客也是为了“跟风”,大家都在写,也就写吧,当时就发上去了一些旧作。后来发现这种直接交流的方式很便捷,适合网络时代大家的阅读习惯,也就一直写了下来。我觉得写博客对我的诗歌创作影响不大,我更多是把博客当成一种与大家交往的工具,写作状态心理状态生活状态直接就告诉大家了,很贴近。也发一些作品,但不是我当下写作的主要作品,那些文字还是要深思熟虑的。博客和微博给了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能使得我思维更活跃些敏捷些,挺好的。Et2文惺网
《星星》:许多读者都很喜欢你那首《那时你老了》一诗,也自然会联想到叶芝那首名诗《当你老了》,作为同题诗,你是如何写出自己鲜明的个性和人生感悟的呢? 郁葱:许多时候我不把写诗当成写诗,就是记录感受,《那时你老了》就是这样。那些感受对我说来彻身彻骨,所以表达起来就很顺畅,语言似乎也不做选择。许多朋友问我写诗写什么,我回答:“写自己。”《那时你老了》可能就是这句话的注脚。这首诗的确感动了许多人,尤其是陈铎、孙小梅在“新年新诗会”上朗诵之后,影响更大了,这是诗本身的力量,也是“声音”的力量。想起叶芝的名篇《当你老了》,我也想起了一句我们常说的话:“每一位诗人都应该是独特的。”Et2文惺网
《星星》:作为《星星》的同行和老朋友,请谈谈你对《星星》的印象好吗?包括批评和建议,谢谢! 郁葱:十几年前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很敬重《星星》,一直很敬重《星星》的同仁们,他们对中国诗歌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我至今依然想重复这种感受,重复“敬重”这两个字。《星星》诗刊是我们国家创刊最早的公开发行的诗歌刊物,他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新中国诗歌发展史,而且《星星》一直有一批扎实、杰出、有品位、有人格魅力的编者,使得刊物沉厚、稳健、经典,是中国诗歌界一本具有独立品质和个性的刊物,是一本成熟的有精神高度的刊物。因此,我们总对《星星》充满着更多的期待。 谢谢《星星》。 2012年10月16日Et2文惺网
|